在穹源元年发生的平清决战之前,大平军相继使出了两招妙手——出兵蒙古草原和跨海征伐朝鲜。而这两招完全就是打在了清军的盲点上,更是打在清军最痛的软肋上。被逼无奈,清军也只能主动出关,与布置在山海关外的大平军主力展开决战。
由此可见,当时皇太极反复叮嘱的,让多尔衮不要放弃北京城的遗言是多么的富有远见。假设一下,如果当时清军和汝宁军在北京城僵持住,由于北直隶已被大顺军和清军打空,根本无法供应粮草补给。
而没有后勤保障的汝宁军,面对着刚从关内抢掠了大批物资的清军,最终也只能无奈地退出北直隶,退回到黄河、太行山一线。至多也就是把在京城外城的薛呈麟和前明太子朱慈烺等人救出来。
而在这以后,汝宁军将沿着黄河,陷入到与北方战线清军的长期拉锯战中,根本没办法开辟第二条战线,更不用说去救援辽东的宁远、镇远两城了。至于出征蒙古草原和朝鲜?那就完全是幻想了。
甚至这么一来,汝宁军都放不开手脚去进攻陕西的大顺军、四川的大西军和江南的弘光小朝廷。整个天下将完全处于军阀混战之中。
当然,如果在京城决战中,汝宁军大胜或者清军大胜,那局面也将完全不同。可是按照当时的两军情况来看,双方僵持的可能性也就是最大的。
可是由于满清内部的争权夺利,当时的多尔衮不得不下令全军撤回辽东。虽然多尔衮有着千种理由、万般无奈,可是从结果来看,这正是让清军陷入战略被动的主因。
但是多尔衮的一句话也说的很对,再多的闲棋、妙棋。最终还是要在正面战场上看个真章。于是在四月末,多尔衮带着七万五千兵马,汇同宁远、镇远抽调出来的一万五千人,于五月初偷偷地进入到了山海关。
而多铎则率领着一万五千兵马,开赴了鸭绿江边。要进入朝鲜,与水师陆战队作战。至于阿巴泰率领的五万满蒙联军,则在五月末被急召回辽东,将要投入到与大平军的决战。
而此时山海关外有着薛永利率领的六个镇九万兵马,他们首先将要面对的是,山海关内清军的十四万大军。从兵力上来看。大平军处在劣势之中。可是因为大半年的训练和新制造的武器装备,这支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而且在这支主力部队的身后,有着吴世恭亲率的三万五千兵马和近二十万的辅兵,所以真的说兵力谁强谁弱?那还很不好判断呢。更不用说还有飞马镇的二万六千骑做着总预备队呢。
可是清军所有的部署上,有一个不算漏洞的漏洞。由于多尔衮得知朝鲜急报的时间,正是在黄定赶至汉城的时候。所以他并不知道后续有冈萨雷斯的兵马过来。所以就把大平军在朝鲜的兵力少算了几千。
而当四月底五月初,水师陆战队第二批在朝鲜登陆以后,大平军在朝鲜的兵力已有一万三千人马。等到五月末,当在夏季台风季节之前,大平军的第三批船队抓紧运兵而来,朝鲜的总兵力则是超过了二万。
如果在寻常的战局中,其实这样的漏洞也不算是什么。毕竟多尔衮也给多铎多派了兵力,并给予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利。一万五千清军对付二万水师陆战队,进攻可能不足,可是防守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可是这样的漏洞,当外界的战况一旦发生突变,必将会无限放大,甚至会给满清造成致命的危险,这也是多尔衮在战前没有想到的。
“轰轰轰——!”
一轮炮弹落在前方的地面上,反弹着不断向前,直到跳跃了七八次。才逐渐地停止了跳动。而在地面上,更是激起了一道道尘土。
“冲——!”
大平军的士兵推着一长排橹车,向前快速推进着。直到冲锋了五、六十步,才在尖锐的哨音中停止了脚步。
“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