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架蚊式轰炸机vi型(增加了机翼的强度,除在机身弹舱内携带500公斤炸弹外机翼下还携带2250公斤炸弹,总载弹量达到1000公斤。)分散在各处秘密机场内,准备突袭希尔内斯、马加特、多佛尔、纽黑文、福克斯通和拉姆斯格特六个港口。
明亮的灯光将整个机场照的宛如白昼,地勤人员们小心翼翼的将运输装弹车里的500公斤重的特种炸弹挂载弹舱和两边的机翼上。这些特种炸弹的弹体上用血红的油漆画上了大大的x,看上去仿佛鲜血淋淋,让人不寒而栗。
“仔细检查!这可是我军最新的秘密武器!必须确保每一枚炸弹都会爆炸,不允许出现哑弹!”一名中年技术工人边检查炸弹上的引爆装置,一边大声的吩咐道。
“是!”所有的年轻学徒们郑重的回答。中间还参杂着不少清脆的女声。
如果说日本的硬伤是国土,民国的硬伤是科技,那德国的硬伤无疑就是人口了。
只有八千多万人口的德国在各个方面都严重缺乏人力资源。在雅尼克的计划中最终扩充到700万的国防军就是一个巨坑;还有各行各业的军用民用工厂也在争抢更多的工人;医院的医护人员、学校的教师员工、农场的务农人员、渔场的养殖人员……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无数的漏洞需要填补,就算德国的人口翻两番也不会嫌多。
雅尼克也对此没什么短时间内解决人口的办法,毕竟这不是红警游戏,花100块钱就能买个拥有强悍甚至变态战斗力的士兵。
他一直在鼓励德国妇女多生孩子,而且也确实见到了成效(现在可不是后世的女权泛滥的时候,没人会高呼‘坚决不当生育机器’。雅尼克倒不是不支持女权,可这种拿着子宫的生育功能当筹码说追求平等、提高女性地位、拒绝直男癌、拒绝**癌、不当生育机器的行为倍儿可笑和讽刺。如果觉得这种办法会有效,那建议看看郑渊洁老师的“最后一个鸡蛋”或是美剧“使女的故事”)。现在的德国家庭最少的都有两个孩子,三四个也是普遍现象,每年生下五个以上孩子而获得“英雄母亲”勋章的人越来越多,毕竟既然都生了三四个了,为什么不多生一两个来换取光荣的称号呢不菲的补助呢。
光是去年出生的婴儿数量已经突破了400万。加上在雅尼克的关注下德国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育儿系统,大大减缓了父母的压力,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
虽然这是了不得的成就,可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也得是十几年后,到时候不管结果怎么样,战争早该结束了,对现在的劳动力缺少的问题起不到什么帮助,反而让无处不在的育儿系统占了不少人力物力。
既然如此,那些极度危险的工作丢给了集中营里的犯人们,反正不需要发工资,不用在乎生死,不用白不用。重活累活丢给战俘营的俘虏,其他领域青壮年不足的只好用老人和孩子补充,老人和孩子不足就只能让女人上阵。
现在德意志境内到处张贴支持女性出门工作的海报,女性工作计划实施第一年,就给妇女提供了20万个工作岗位,而且这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从全职家庭主妇的角色中脱离出来的广大妇女们沉浸在解放的喜悦当中,而雇佣她们的资本家们也为只需要支付男性工人的三分之二的工资而欣喜诺狂。
禁卫军第一个开始招募女兵建立作战部队,女性从军的火爆程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第一天报名人数就超过了五万人,仅四天的功夫就已经达到了30万。这些可都是从初中开始就定期参加军训,每年射击次数超过100发的预备役人员。这些女兵即使不上战场,光是维护占领区的治安就能省出不少男兵的名额。
而国防军也陆续招募女兵,担任基层的通信还有秘书工作,也有护士和防空炮手等职业。
原时空的二战中,最热血最积极参军的当属德国女性,人数上要比英国、美国的女兵要多。加上德国还立法女性也必须服兵役;因此,在陆海空各个兵种中都能看见她们的身影。
各航空部队也有相应的女地勤部队,实际效果也证明用女兵保养炸弹等武器装备的时候,似乎确实比男性细心。而且抽烟的女兵也是极少数,大大的增加了安全效率。
挂满炸弹的蚊式轰炸机编队在调度台的指挥下一架架升空,组成了编队,朝预定目标飞去。
“敌机!”
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希尔内斯港口的同时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在港口上方,可惜没有雷达预警的地面防空部队的反应速度快不到哪去,连400多公里每小时时速的轰炸机编队都未能拦截。让轰炸机编队轻松突破了防空火力网突进了港口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