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朱允熥伏倒在吕氏的尸体前,嚎啕大哭。
哭丧,并不是单纯的因为亲人逝世伤心痛苦而自然流露的情感。
事实上,哭丧是古代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儒家文化圈一种独特的丧葬习俗。
长辈逝世后,在出殡的时候,必须由其全体后代,特别是男人们“唱哭”。
哪个后代若是不哭丧,就会被人视为“不孝”!
而且是哭得越大声,哭声越响亮,就说明其越“孝”!
会哭,能让哭声响彻天地,那就是“孝”的具体体现。
至于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真情流露,有多少是装模作样,却根本没人在乎。
之前办理朱标丧事的时候,朱允炆的哭声,便堪称惊天动地。
朱允炆因而被视为“大孝子”,被朝臣称赞,连老朱都因此对他另眼相看。
而那时候的前身,因为不懂事,没有大声哭丧,甚至还在丧礼上被吕氏故意暗中指使去索要东西吃,而被视为“不孝”。
实际上,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哪里懂得大人世界里的规矩呢?
父亲死了,他可能很伤心很难过,但他却并不会按成年人的礼节去行事。
尤其是在无人教导,反而有人故意使坏的情况下。
但如今时移世迁,现在终于轮到朱允熥来表演了。
“大孝子”的身份,谁也夺不走!
随着他这一哭,周围众人的哭泣之声,也随之变得越发响亮起来。
在吴王殿下面前,众人都想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的悲彻之情。
刹时间,整个灵堂内,哭声一片,震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