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经典名著,市面上已经有流通版本,即便失去原稿,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

    但是,《永乐大典》就不一样了。

    它是明永乐年间,由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华夏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其内容集百家之书,包含: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编纂为一书。

    初名《文献大成》,后永乐帝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

    这一套《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11095册,号称古今——第一百科全书。

    这套集结华夏各方面文化、文明、记忆传承为一身的千古奇书,早在百年前,圆明园那场大火中化为废墟。

    目前,只剩下很少一部分残卷,保存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

    没想到,竟然被水上源藏收集到一批。

    怪不得藏宝室内有如此恐怖的紫色宝光,原来是《永乐大典》。

    这套典籍,即便是放在京城博物院,那也是镇店之宝的存在。

    这帮小樱花,居然躲在深山老林里偷学华夏文化。

    唉,不对呀!

    这些家伙连华夏字都写不好,又是如何读懂如此深奥的华夏典籍的?

    还有给曹嘉宁带路的井上二八,他的华夏语讲得十分流畅,一个从原始丛林中长大的“野人”,如何学习华夏文化?

    曹嘉宁快速翻动手中的记事本,将其从头翻到最后一页,想要找到相关线索。

    可惜,这个小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借阅记录。

    曹嘉宁不死心的将其放回桌上,再次拿起一个小本本,进行查看。

    上面的内容和前面如出一辙,同样是记录借阅书籍的本子。

    当曹嘉宁拿起第三个小本子,顿时眼前一亮,脸上的表情阴晴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