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安排得满满当当,当天下午又是一阵各处奔走的告别。
胡庆友所长、偶遇的贵宾们、招待所后厨的大师傅和大娘、纪玲,就连甲川县县政府大门的年轻门卫都把再见的话说到了,还托他给不在办公室的易建川易副县长带了封感谢信。
没想到上次话少且略微冷漠的年轻门卫竟然讲话了,“这样的信,还是你自己当面送比较好。”
徐艳艳有些惊讶这人的好态度,“有些来不及,我明天就要走了。”
“那就回头回来了再送。”年轻门卫似乎还不太了解徐艳艳这次离开的意义,话说得像唠家常一般。
原本交集不深,只想道一声别而已的徐艳艳,这会儿不得不再加一句解释,“应该以后都不回来了,我想办的事已经办完了,我家距离这儿实在太远。”
年轻门卫有些不解,知道徐艳艳是来走亲戚的,还以为往后还有机会得见,没想到竟然是最后一面。
可惜了,门卫在心底叹息,面上仍旧淡淡,“那祝你一路顺风。”
“谢谢!”
徐艳艳挥手道别,在收拾齐整的第二日,和徐芳芳、徐虎头一起踏上去市里换乘火车的大巴。
而在N省H市广平县的黄威爹娘正一面安慰痛哭不已的小姑子,一面帮气喘吁吁和老林家“干嘴架”的自己的爹娘。
这场架已经开锣好些天了,从黄威小姑姑的小宝还能喘气,到被医院劝退,再到现在咽气,不过十几天的事儿。
他们来了也没能帮上什么忙,毕竟作为整个事件心理上的外人,孩子熬得枯瘦如柴,哭起来像小老鼠似的,眼瞧着就不是能治好的样子,逼着老林家花钱去省外治,话说出口,脚都立不住。
如今不过是暖暖黄威姑姑,也就是黄家小妹的心,毕竟当初吃“转胎药”的主意是他们这一帮人给出的,虽然现在他们死不承认,就说是保胎的,反正信和药渣小妹都处理干净了;再个嘛,壮壮小妹心里的底气,看着老林家的架势,一个闹不好,怕是要把小妹休回家不可。
小妹远嫁,他们自然会多多照应,可若是被休,那就要回老家了,要是老林家心软,小妹生的两个女儿留下还好,若是心硬,两个女儿也跟着,那就是三个人啊!
黄威的爹娘来之前就背着黄家老两口盘算过,他们上头的大哥去了,寡嫂自己都跟着自个儿的大儿子住,老两口便只能跟着他们家。
一大家子人,面粉厂分的那几间房子隔了又隔,才勉强对付,这还是四儿子黄威闹着分家之后稍微宽敞点,可要是小妹被休,不回他们家还能回哪儿?他们好歹是面粉厂家属院里有头有脸的人家,不让小妹住,除非不要名声了。
可小妹一旦住了,想想小妹一没工作,二没能耐,不得全指望他们家养活?养个一段时间还行,可小妹若是拖着两个女儿,再嫁肯定是不会太顺的,挨个几年都说不准,到时候日子该怎么过啊!
所以黄威的爹娘可不是像黄家老两口一样看不清,自己的闺女是个宝什么的。他们如今不是来跟老林家作对的,也没有别的奢望,就是希望老林家是好人,把小妹给留下,哪怕往后苛责一些、磋磨一些,只要保着两口子不闹离婚,都没事。
抱着孩子包被的黄威小姑姑哭声刚消停些,那边拉偏架也拉得两方稍微熄了些火,这么好的当口,大门却被人给从外面使劲儿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