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盲降系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盲降系统也是有等级划分的。
目前主要分为Ⅰ类盲降、Ⅱ类盲降和Ⅲ类盲降。
——Ⅰ类盲降:决断高不低于60米,能见度不低于800米或跑道视程不低于550米。
——Ⅱ类盲降:决断高低于60米但不低于30米,跑道视程小于550米但不小于300米。
——Ⅲ类盲降又细分为三类。
a类决断高低于30米或无决断高,跑道视程小于300米但不小于175米。
b类决断高低于15米或无决断高,跑道视程低于175米但不低于50米。
c类无决断高,无跑道视程限制。
盲降系统等级划分和机场等级没有多大关系。
而是和该机场所在的地理环境、天气原因等等有关。
比如说某地机场所在地气候潮湿多雨,经常会出现大雾天气,哪怕这座机场仅仅只是一座3C级机场,那么该机场的盲降系统等级至少也得是Ⅲ类。
白云国际机场是一座4F级机场。
不过因为羊城低于珠三角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很少有大雾天气。
所以该机场的盲降系统等级也仅仅是Ⅱ类。
只有最长的那条跑道满足Ⅲ类。
不是白云机场没钱不安装最好的盲降系统。
而是没必要。
盲降系统建立。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