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三书六礼
三月,清风抚月,落花掩城。
高强与上官文燕订婚大宴如约在味中味饭庄举行。这一日高朋满座,宾客盈门。高强的父母,小姑高淑萍,哥哥高华亦从国外赶来。
古《礼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婚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所以敬慎重正婚礼也。
塘州历史悠远古风尤盛,明媒正娶嫁娶仪节之重亦名闻中外。谈婚,订婚,迎娶,聘书,礼书,迎书缺一不可。亲朋好友的贺礼按下不表,且看高家描金礼书便知敬慎之重。古宅院落一座,两百平米楼房四室两厅一套,红色宝马座驾一辆,名人字画两幅,钢琴一架,聘礼百万。至于金银钻戒,名包服饰何足挂齿便不一一道来。
“久钦四德,千金一诺,光生蓬壁。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九如庆祝。”司仪念着龙凤书帖古韵浓郁。
“亲家咱们能否在金秋十月,给孩子们把婚事办了,那时文燕也毕业了。”
德高望重的阿婆喜笑颜开地提出婚期。
“好啊,我们两没意见。孩子们愿意其它都听阿婆的。”文燕的父母很尊重阿婆。
“就怕老街那边的府邸修缮时间上有问题。”
高强指的老宅是座具有南洋风格的老建筑,最早曾是塘州文官七品从仕郎故居。因是官吏府邸门楼恢弘壮观,楼阁清雅,露台琉璃的围栏尽显海派建筑的开放与大气,后院还有个小花园,回廊环绕环境甚幽。只是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慢慢被新建的民房淹没在里弄深处。
听见高德强对装修的进度担心的上官文燕心中不由得轻轻沉了一下。她想起那个雨天在从仕郎故居遇见王玮画素描的情景。
“简单弄弄就行了,别太铺张。”
父亲高敬远想起高德强心成立的公司随即表态。
“高强的房地产公司不是成立了,干点装修的活不是问题。这事你俩商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做。不考虑钱,只考虑时间进度。”
“高强说你清晨要早起练功,地点要安静阿婆就想到这处老宅了。”
啊婆喜笑颜开拉着上官文燕的手表明钦点此房的心意,谁知高强卖乖地拦勒,他一本正经地纠正阿婆的说法。
“阿婆,选仕郎故居是为了离您老人家近,我和文燕好常来看看您。”
“哈哈!对,为了离我老婆子近。”阿婆的认错,引发全家人开怀大笑。
“就你会说话。”高强的母亲溺爱地拍了高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