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镇竿城的投资旅游产业项目,宋二没多少自信,完全是基于对杨平华直觉的依赖,没有科学的考察和实地调研预判。
这个项目投入几百万,是杨平华说过将他名下的资金调拨过来,经营这一项目。到如今一个多月,在镇竿城的进展也算顺利。
因为顺利,手中的资金哗哗如流水一样投进去,却看不到回报在哪里。执行经理也是本着负责的态度,才向宋二反馈。
此时,宋程洪见杨平华依然是这个态度,便笑了笑,说,“老弟的直觉,我是坚信的。好,就以最初确定的资金为准,五百万开销出去吧。”
“二哥,要那边购买临街房子、江边房子,估计不容易了。尽力吧。也可以在沿江两岸以北门为点,上下一千米的空地、荒地进行入手,自己修建房子啊。”
“自己修建房子?手续什么的,估计不容易啊。”宋程洪说。
“既然是公司做,让一两个人跟进就好。江边的菜园子,想要入手,估计价格不会低,也没必要太计较价格的事情,能够入手多少,都可。”杨平华知道,这个机会错过,这些地方的地价就翻几倍了。
入手后,哪怕不建房,只要转手出去,或者出地,让其他人建房经营,公司这边拿套房、拿现金,都会有较大回报。
“好,我记住了。”宋程洪一口应下。
目前,对宋程洪经营的宋家公司而言,资金确实很紧张,但杨平华名下的三千万,却躺在账面上,拿出五百万,不算什么。哪怕杨平华的直觉不准确,有资产在那里,以后也不会亏损多少。
见宋程洪毫不犹豫地支持自己,杨平华觉得是不是该让他开始接触十里坪的土地。有宋家这边参与,对自己已经买下的房子,会更安全。
十里坪的土地该怎么入手,会不会让宋二相信,确实还有一些波折。宋程洪如果肯相信自己,那该他赚到的钱,反之,也不必强求。
总不能跟宋程洪说,到明年秋,十里坪成为省里规划的最新商业中心吧。那是三省商业的核心区,中转站和集散地,也是这一片区域想学浙省那边,做一块特殊区域,发展地方的经济。
在前世,这边的发展情况,杨平华并没有具体了解,知道十几年后,成为最为繁华地段。十里坪的地,只要入手,不管是卖掉还是自建,或转换成成品房、门店面等固定资产,都会大赚特赚。
这样的先机,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杨平华琢磨,目前,可能只有几个省的最核心人在讨论这里的建设方案,国内都没有二十个人知道这一设想和规划。
这种情况下,哪怕自己跟宋程洪说十年后十里坪会成为什么样子,他也会一笑了之。
仔细想后,杨平华觉得暂时不提,但有必要带着宋丹莹和宋程洪去十里坪走一趟。告诉他们自己计划在十里坪做的项目,这个项目当然是噱头而已,眼神自己为什么要买这些房子。
另外,对十里坪的房子要适当地装修,戏要做足,装修后,等那个集团公司来收购这些房子,才好要价。
仔细想过,杨平华觉得还是要一步步走,不能让事情变得不合理。看着时间,杨平华开车与宋丹莹一起去接宋晓。
宋晓在省城上学,大二生,平时住校。知道姐姐回省城,便要回家看姐姐。等杨平华到院校外,宋晓已经出大门,还把陈然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