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需要有硬气,杨平华自然理解这一点。对于宋家兄弟俩小声说话,他装着没听到,至于宋程洪与朱建英之间对赌,自然也不在乎。
他们开口就是五百万,那也是支付得过来,而且,彼此之间都不会耍赖。宋程洪能不能赢,那也要看天意。杨平华觉得自己还是不要过多参与为好,但如果遇到的拍品,确实是前世错漏过的传说物件,倒是可以拿下。
关于那两个物件,传说很多细节,生动有趣,令人记忆深刻。也是因为,大家对意外之财的向往,这种捡漏才会被传出来,多年演绎。
看不到间隔外的其他人,但也感觉到越来越多的人到来,言语和议论,使得空间不小的拍卖场热闹起来。或许是一些名家、圈子里声望高度人到来,几次引起人们的寒暄和热情。
宋程洪也走出隔间,与人招呼,他也有不少朋友,这时候自然要呼朋唤友,以壮声势,给自己多一些胆气。
可从宋秀洪的神态看,今晚宋家很难受的。
“当……”一声敲响,主持这场拍卖会的人在台上拍向,全场的说话声就停下。主持者先介绍了三个老者,请他们做到台边,那是圈子里德高望重者,作为公正和见证人员。
对物品有疑议、需要征询、解答、作证等,这三个人估计会出面。当然,这种拍卖主要还是考验一个人的眼力,物件真假,参与拍卖前就要看清楚,有自身的判断力。一旦落锤,不能后悔不付账。
自然,拍卖方有实力追缴拍品的钱款,才敢开这场所。
正式开始拍卖,第一件是一尊鼎,不大,高一尺左右,直径二十厘米左右。并非青铜器,却是某种金属制品,据物品主人说,物品是老祖宗传下来,祖祖辈辈都用来焚香的。
杨平华判断不了真伪,宋程洪见这拍品,也是动心。鼎虽不大,放在办公桌上或作为摆件放在主家厅堂,都有定鼎之意。
这件物品起拍价一百万,每一次举牌,不少于十万。杨平华听了,也是惊住。目前的钱,相对于二十年后,还是比较值钱的。当然不能与八十年代初以前的价值比较,可这些人开口就十万十万的,这个鼎的价钱在杨平华感概之时,已经冲到两百万了。期间,宋程洪也举了两次牌,算是参与竞拍。
但宋程洪也看到竞拍的热度,知道自己无法胜出,放弃。
转眼半小时过去,宋程洪期间拍下一个清朝时期的一个碗,造型和花纹都不错,主要是清朝时代的官窑出品,保值和升值都有期待。但是不是真品,看不好说,宋程洪亲自上台眼看过。
真正想拍下某物品,可以上前到台上,近距离鉴赏、甚至请内行的人来鉴别真伪,给出建议,也可拿起物品,但必须确保物品的安全。
鉴赏过程中,拍卖方会给出一个估值,一旦有谁损坏物品,那就按照估值进行赔付。
宋程洪拍下的碗,不贵,八万六千。杨平华心中还是有感叹的,这样一个摆件,如果是真品,价值会升起来,如果是仿品、赝品,这钱就砸进水中,没了。
今晚的拍品,起拍价有高有低,主要还是看收藏的价值来判断。其中,多少是真品多少是赝品,主拍方也不一定知道。
“下一件,是民国时期烧制的花瓶,印鉴齐全,难得的是,花瓶高大精美。拍品不仅完整无缺陷,更有保存时的防护盒架。民国花瓶一件,附带护架盒子,起拍价十六万,每举牌一次不得少于五千!有意参拍的人可前来验看……”主持者说过这番话,便有两旗袍美女将瓶子抬着走出来,放到小台子中间,铺着绒毯的桌上。
杨平华心里一动,仔细将记忆力的细节进行对比,觉得应该就是这件东西。收藏界的人,对越是朝代久远的物件,越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