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牛村·裴家
檐前细雨落下,左右是厢房,新修了走廊,中间种了一簇翠竹,窗下还种着一两丛兰花。
裴子云提笔落字,陡院外传来人声,裴子云笔尖一停,又继续写着,写了一段,才放了下去,出了书房。
“相公!”几个人拘束的坐着,见了站起来。
裴子云就说着:“都是族里,不必拘礼,大家对建个宗祠,怎么样看?”
“相公,这当然是好事,我们都能干活,买些砖木就可以建,祠田有十五亩就足了,能养活一个族学。”有个老头站起来说着,他是身份最高,还读了点书,原本就是他是当家人。
大家都是姓裴,也的确有些亲戚关系,但是相对远,而且逃难到这里,什么根基都没有了。
裴子云拿了张图来,就是村子简易地图,将地图摊开,问:“三伯,你们准备选那个地点来建?”
“村北是张家的族祠,还是土地庙所在,我们怕是占不了,也不合适。”裴三伯说着,见裴子云点首,说着:“村南不错,有荒地,能买下,而且我们好几家都住在这里,还靠着河。”
裴子云点点头:“在村南建,要多少钱?”
“这些荒地一亩五两,就可以问官家买来了,十五亩就是七十五两,建宗祠三间,倒不花多少钱,给点饭吃,买些砖木,我们自己就可以建。”不过这也是近百两银子的事,裴三伯频频目视裴子云。
裴子云笑了笑,没有立刻说,只是问:“母亲,你和三伯,合的族谱,没有错漏了吧?”
裴钱氏说着:“合了几遍了,没错。”
话说放出风声,就有着族人携家谱来对,本来是一族,自然是没有问题,这时,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裴子云。
修了祠堂,就能专门享受香火,这还罢了,是去世的人的事。
而合了谱,族里有了秀才,别的不说,单是淋尖踢斛就得了不少便宜。
所谓的淋尖踢斛这是官府收粮的潜规则,官府收粮时,大斛是量器,百姓将粮食放进斛里称重。
谷堆要按尖装起,收粮胥吏,对着斛一脚,就会溢出些粮食,说这是弥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损耗,事实上就归入官吏腰包——别看这不多,也有一成左右。
百姓这一成就关系温饱的事。
再说,据说还给族田,能上学,这是天大的好事。